广州中医药大学成果转化推荐项目——胃癌前病变“炎-癌”转化“虚、瘀、毒”病机的 中医药防治研究


胃癌前病变-转化病机的

中医药防治研究

1. 项目简介

胃癌前病变(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,GPL)是正常胃黏膜炎癌转化的关键阶段,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点。胃癌发展沿着“正常胃黏膜→慢性非萎缩性胃炎→慢性萎缩性胃炎→肠上皮化生→异型增生→胃腺癌”方向,其中不完全肠上皮化生、异型增生因癌变风险较高,故被称为胃癌前病变。该疾病面临病因不清、机制不明、缺乏理想的疾病模型等问题,阻碍了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特效药物的研发。目前现代医学针对GPL的靶点药物仍是空白,临床上缺乏稳定、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治GPL。中医药能有效缓解GPL患者的临床症状,缓解GPL病理的恶性进展,加之中药多靶点、服用安全的特点,使中医药在GPL的治疗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本团队长期围绕GPL的“虚、瘀、毒”病机证治开展研究。率先提出胃癌前病变“虚瘀毒”致病新观点,强调“虚”为根本性病变,“瘀”承前启后,“毒”直接诱癌发生,针对胃癌前病变“虚瘀毒互结”提出“固本培元,杂合而治”的治则,并凝练出一系列健脾化瘀解毒法的代表方如胃炎1号、胃痞灵、胃痞消等干预胃癌前病变。其中胃痞灵由古方“四君子汤”所化裁而来,在临床试验中证明胃痞灵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、萎缩、肠化、异性增生病变。

团队从炎症反应、免疫功能、氧化应激,代谢重编程、细胞的死亡、胃黏膜细胞生物学行为异常等多角度,多层次、多水平评价胃癌前病变发病机制,利用MNNG诱导SD大鼠模型、基因工程Atp4a-/-小鼠模型、GPL细胞模型,针对阻断炎癌转化的关键环节,阐明健脾化瘀解毒法代表方胃痞灵防治胃癌前病变、预防胃癌的药效和作用机制。基于前期研究,发现胃痞灵可一定程度阻断上皮—间质转化(Epithelial-mesenchymal Transition,EMT)环节进而抑制细胞迁移,同时通过 NF-κB 信号通路抑制其级联反应,从而靶向 GPL“炎—癌”转化发挥防治胃癌的潜能。项目拟进行产业转化,以合作开发或成果转让形式进行产品开发。

2. 专利情况

①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,专利ZL201510292967.6;

② 一种脾虚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,专利ZL201110045165.7

③ 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,专利ZL201710350913.X

3. 项目成熟度:研发阶段(实验室或样品)

4. 项目负责人及简介:

潘华峰,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、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、教授(二级岗),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、广东省传统医学会首届常务理事、副会长。承担科研课题共27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、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项、省部级课题6项、其他课题16项。

5.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

项目联系人:陈老师

联系电话:020-39358469

Emailchenchuangrong@gzucm.edu.com


关闭